交車時確定前兩輪左右調節牙紋是否一致
(前些日子我的調節桿有發生脫落事故,為了不讓車子撞向安全島,
硬生生地只靠左手很霸氣的拉回來,導致左手關節只剩食指沒事,其餘皆脫臼)
兩輪是否正直向前
(新車出廠,在第二次茶會時,莫內茶會,見多位車友的車都有左輪偏移)
風鏡是否有裂痕或是瑕斯 (這是我們目前車友遇到最大的麻煩問題之一)
車漆檢測一下,部分是後箱的漆有脫落問題
後箱是否可正常關閉開啟 (這點已有多位車友遇到過)
車頂固定夾具有無問題
雨刷噴水管是否過短 (目前有三位車友遇到,這點要確實注意,離開店面沒得更換)
後擋泥板是否離後輪上的內塗除過近 (這問題遇到的車友算是少數)
燈具是否都正常
雨刷連桿是否出廠時有無鎖緊
(這點車友常遇到,真的要使用時,雨刷不動了,大多是出廠時沒鎖緊)
交車後騎50立刻換機油,(這是經驗)
我自己是100公里就換機油了,原因是新車來就重拖沒馬力,所以直接就換機油,
沒想到機油一洩下來,油質好比是已騎了一千公里變質的機油,連帶齒輪油一併更換,
原以為我是個案,後來和幾位車主說明這件事,他們也都提早更換,結果都是一樣的,
大家直呼好誇張,原廠油質怎麼會這麼差。
我不知道原廠有無注意到這個問題
新車主不放心的話,可直接更換,反正也沒多少錢,引擎顧好才是最重要。
里程騎一百,油質好像是騎一千以上,最為明顯是馬力重拖
正常之下光陽或是山葉,里程300換機油,
油質是很漂亮很乾淨的
(這部分在第一次茶會有向原廠代表提出過,後期出的AD3有無改善,我就不知道了。)
水箱精濃度控制在65%以上
最佳比例是75%
原廠水箱精濃度低於10%以下
水箱精部分,以目前原廠出廠來說,我還沒見過一輛AD3水箱精是標準值的。
有人會說水箱精不是只是防鏽嗎?
廢話!不防鏽是要怎麼讓水流保持流通!
水箱精主要成分是重金屬,重金屬越多就越重,一公升的水是能多重?
但是有含重金屬的水箱精,卻比一公升的水來的重,尤其是濃度越高的水箱精,
當然大家可以不在乎這點,只是我要說的是一瓶水箱精濃度高的價格約在300~500元之間,
主要是在於廠牌與濃度%數,一輛AD3只需要一罐水箱精來稀釋就夠用了,
用一罐水箱精不僅可以防鏽,同時可確保水流順暢,引擎水道也不會有生鏽跡象,
這樣引擎在降溫上才會來的有效果。
多數車主大多是加水,或是買大賣場的水箱精,
可惜的是大賣場的水箱精大多濃度不到30%,
再加水稀釋後,只剩下0%。
這一點車友志勇有深深體會
主水箱和引擎水道一但生鏽,就會像是傳染病一樣蔓延,
水流慢慢流動慢,溫度降的速度也跟著慢。
汽車爆水箱的大多都是加水,原因都是生鏽阻礙水的流動,
引擎無法快速降溫,進而引發爆水箱或是溫度居高不下。
這時候要做引擎水道拋光處理,跟主水箱更換,這費用就不用我多做說明了,
一次的費用都可以買幾箱水箱精和機油回家放了。
機油更換番號是5W50,不建議使用其他番號,攸關動力輸出問題,以及齒輪是否有足夠潤滑。
前後輪胎壓建議,前輪固定30或是32,後輪35或是36.37,主要是看是否雙載和輪胎品牌。
(在這邊強調一點,不建議使用瑪吉斯和建大還有米其林輪胎)
洗車時注意內部風鏡請勿用水直接噴沖,請用濕布擦拭就可以了,
以防後視鏡螺絲鎖點處會進水,產生內管生鏽。
目前有直接噴水的車友,經過我拆卸都發現有內部生鏽問題。
在樹林區緯鴻車業牽車的新車主,建議別在風鏡安裝黑色的橡膠條,
先前多數車主有在樹林區緯鴻車業安裝橡膠條,
一律發生風鏡斷裂問題,所以現在的舊車主已全拆下。
(附帶一說,有時候樹林區緯鴻車業會送車主橡膠條,
有的車主是用買的,先前部分車友安裝費用是1500元,
在這公布價格,自行購賣不超過500元。
我個人自行購買兩邊加起來是費用是350元,
去汽車材料行買就有了,只要說車門隔音條通用型的就可以了)
我個人只裝一星期,就見多位車友風鏡斷裂,
發現有斷裂問題的一律都是有安裝橡膠條的車主,所以立即緊急拆下。
後期換輪胎的時候請注意,前輪無任何憂慮問題,後輪的部分就要注意了。
請記得告知換胎店家,排骨螺絲放鬆請勿使用氣動工具,鎖緊更加不能使用氣動工具鎖緊。
原因是後輪因為有手煞車卡鉗的問題,卡鉗座是一片鐵片,
採前後對鎖方式,所以下兩根螺絲,前下那根是短螺絲,
鎖入牙紋只有4至5圈,所以一旦使用氣動迫緊,必定滑牙。
(目前有使用氣動工具拆排骨的車輛都已滑牙)
後箱方向燈殼
這個燈殼邊緣相當銳利,本人已被割上兩次,都是在取出包包時割傷。
銳利的邊緣
建議是拿砂紙稍微磨一下,就不會再有割傷狀況。